技术篇:关于涂料贮存及施工前后“病态”现象应对措施
1、混浊
涂料在贮存过程中粘度逐渐增高,但它须与触变性有所区别,由于溶剂挥发或溶剂使用不当或因氧化聚合等反应使粘度增高的现象称为增稠。触变则是在静止状态下极像肝化,但一经外力搅拌即可变的活动自如,它是由颜料和体质颜料的膨胀而引起的,这不能说是弊病,而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特征。用它来防止涂料的沉淀和消除涂刷时产生流挂现象。 漆料酸性太高,与碱性颜料化合成盐,能使涂料变稠,甚至凝成冻状。颜料中含有水分或水溶盐来洗净也会使涂料变稠,其他则可能是溶剂的挥发及贮存温度过热、过冷所致。醇酸清漆若变厚,可以加一些丁醇来解决,贮存温度过高,对某些遇热要起反应的树脂,当然要变稠,寒冷季节,粘度自然会增高,但这不是涂料本身粘度的增高造成施工困难,建议贮存场所要使温度保持在20℃左右。某些漆基应选用盐基性颜料,容器要密闭,开桶后要盖好,最好2-3天,最长一周内用完。 清漆所用的溶剂,有些极易水解与铁容器反应,溶解一部分黑色铁的化合物,清漆中的酸性树脂也与铁桶反应变成红色。另外,清漆本身与盛器起反应使颜色变深。对色漆来说,各种颜料褪色和金属颜料变绿、褪色的显著例子是含有铁兰的兰漆和草绿色漆,由于容器内空气不足铁兰所起的还原作用使之褪色,但一经暴露于空气,铁兰被氧化即行恢复。另一种变色是由于复色漆中几种颜料比重不同,出现颜料的下沉上浮,在使用中只需充分搅拌即可恢复原色。金属颜料(铝粉、铜粉)的发乌或变绿,主要是油中或漆料中游离酸对铝粉铜粉的腐蚀,使金属失去光泽,可选用中性漆料。最有效方法实行分装,随用随配。 在生产运输过程中色漆产生沉淀,如搅拌后能重新调和,这属于正常现象。如沉淀后结块,不能搅拌再分散就属于弊病。原因往往是所用颜料比重大,颗粒粗,或填充料较多,漆料粘度太低,以及研磨分散不良,漆料对颜料的润湿性不好,颜料与漆料产生反应,或相应吸附等等。防治方法是注意颜料与漆基的适应性,增加漆料粘度,加入触变剂或润湿悬浮剂。 ![]()
|